旧改赋予老建筑的一场重生(一)

作者:凯斯设计 时间:2018-08-17 浏览:35154

在旧改内容中,厂房改造一直是广受欢迎且改造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类。究其原因,旧厂房一般拥有较为宽敞的原有场地,可给予设计师充分发挥的空间,便于开展工作,同时大的场地赋予旧厂房未来更为丰富的功能平台,旧厂房/厂房群落摇身一变成特色别墅、个性店铺以及灵动办公场所,甚至是公园的事例比比皆是。注重原汁原味的欧美城市,在其漫长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随着新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各城市也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改造的范围也从厂房,拓展到老旧的商场和办公楼,逐渐由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业态和建筑形态所代替。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改造项目中几类迭代产品。

旧厂房改造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程,当旧厂房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联姻,让旧厂房这个曾经遭人遗弃的残废建筑,一时间变得珍贵起来,并大规模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细数整个旧厂房改造的历程,旧厂房改造的产品模式基本存在着如下演进的过程: 


壹·以休闲商业为特色业态的改造模式


以田子坊等为代表,一般具备良好区位、较短产业培育时间、能够较快速地体现经济回报等特点。


田子坊

其原为弄堂工厂区,

曾经的街道小厂,

巷子废弃的仓库,

经过改造,

不仅保留了旧工厂的原貌,

而且注入时尚元素和美学概念,

变成一家家精致的特色小店,

满是古朴、怀旧和充满创意的地方,

成为文青的最爱。


它以另一种方式留住了弄堂的过往,

留住了上海最迷人、最经典的地方。



贰·以文化展览、贸易业为特色的改造模式


如北京798艺术区、泰特现代美术馆等,多以艺术家画廊、艺术作品展销为主要特征。单就艺术品展览而言,美术馆、艺术馆等以集中的室内布局、精心布展策划等方式相较于旧厂房改造区存在一定优势。


北京798艺术区

原是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所在地,

经过在原厂房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上,

稍作改造和修饰,

一变而成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驻扎了很多画廊、展馆和独立艺术家,

拥有各种时尚店铺、

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

成为帝都感受艺术气息的必去之地。


如今,

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可以说是北京的著名地标。



(Tate Modern)

泰特现代美术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

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

以丰富的藏品与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


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

它是由一座旧的发电厂改建而成的。





来自瑞士的两名年轻建筑家

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

赋予了这所旧电站新的生命。

巨大的涡轮车间被改造成特色大厅,

既可举行聚会又能摆放艺术品,

同时还具有通道和集散功能。



主楼顶部加盖两层高的玻璃盒子,

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

还为来访者带来了欣赏泰晤士美景

和俯瞰伦敦城的咖啡馆和餐厅。


高耸的烟囱已经成为美术馆的标致,

设计师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发光顶。

在伦敦的夜晚,

泰特现代美术馆犹如一座灯塔,

伴着泰晤士河涨潮的河水,

成为伦敦夜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叁·以创意产业办公集聚为特色的改造模式

这类产品的出现让旧厂房呈现出了再生产的可能,尤其与创意产业的结合,爆发了蓬勃的生命力,上海这样的案例很多,代表的有8号桥、1933及深圳南海意库等项目。


8号桥前身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

约1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

是上海老厂房改造较早的项目之一,

由时尚生活中心进行改造,

为上海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


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

包括海内外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

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

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

目前,入驻率保持在90%以上。




1933老场坊原为1933年建造的

“远东第一”宰牲场

建筑面积约 31700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深圳南海意库坐落于深圳蛇口半岛,由原“三洋工厂”6幢老厂房改造而成,10万平方米的南海意库算不上大,但改造后具有典型“包豪斯思潮”的老厂房显然己成为创意产业理想的工作场所。


园区由建筑相关设计类、网络网游设计类、平面广告及营销设计类业态所组成,并辅以形象设计、烘焙创意、时装设计、手工艺创意等商业业态,容纳吸引了一批初创公司、上市公司以及国际知名企业。


如今,南海意库已成为著名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绿色低碳建筑的典范,成为中国腾笼换鸟的经典案例。


南海意库因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高标准大获好评,曾获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营标识认证、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等荣誉。




肆·以体验、游乐消费为特色的厂房综合体改造模式

这一类产品伴随体验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体现出很强的需求。一方面体验性消费能有效规避掉来自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另一方面,老厂方所呈现出的独特情境感与体验性产品的结合,使得其商业性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中山岐江公园、正在改造的杭州5050广场等;


杭州5050广场——原重型机械厂的老工业遗存

在物业形态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辨识度,

充满工业主题风格,

5050广场将以年轻时尚客群为起点,

打造“潮人工厂”,

通过“潮人生产线”“美食工厂”

“懒人基地”“造物社”等多条生产线,

打造潮人文化,

将艺术与商业进行合理的融合,

最终形成杭城的潮人基地。





引入IMAX影院,

成为国内第一个

在旧厂房中设置大型影院体验的改造模式,

在偌大的老厂房里看现代电影,

这个场景的确令人遐想。




中山岐江公园由中山市政府在粤中船厂的旧址上改建而成,该公园的设计和它的设计者俞孔坚先生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度荣誉设计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项目和中国人。


岐江公园在设计上保留了很多粤中船厂的工业元素和自然植被,并加入了一些和工业主题有关的创新设计。保留的包括:原址上的所有古树,部分水体和驳岸、船坞,水塔,废弃的轮船和烟囱还有一些如龙门吊、变压器、机床等废旧机器,并且通过对这些旧物的改变、修饰和重组来提升整个公园的艺术性。

除了旧物改造之外,设计师还加入了很多和主题有关的创新设计:由白色的钢柱林组成、象征着当年船厂青年冲天信念与干劲的白色柱阵。


岐江公园主湖的四周采取了栈桥式的湖岸设计,人可以在架空的栈桥上行走,而栈桥间则布满着梯田式的种植台,其中种植着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菇、芦苇、白茅、橡草、田根草、苦苡等众多的水生、湿生野生植物。